LOADING

AI画作拿了一等奖,创作者到底是人还是人工智能?

2024/03/23 一起用AI
503

记者|李馨婷

近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的美术比赛(fine arts competition)中,游戏设计师Jason Allen提交了名为“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的作品,参与数字艺术/数码摄影(Digital

Arts/Digitally-Manipulated Photography)单元的竞赛,并将第一名和300美元奖金收入囊中。

Allen的参赛作品使用AI工具Midjourney制作,它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生成图像。这引发了一场关于艺术的激烈讨论,有人认为Allen用人工智能赢得美术比赛是作弊行为。

AI作画被指抄袭,是因为其画作的创造是在预先吸收了数百万已有作品的基础上实现的,从人工智能的原理来看,“喂”给算法的原材料越多、越好,生成的作品效果就越好,如果精心输入指令,成品与真人作品无异。

面对外界的指控,Allen并不打算道歉,他认为人工智能“是一种工具,就像画笔是一种工具一样。没有人,就没有创造力。”本次参赛的作品也体现了他的“创作过程”:他多次调整了输入的提示词,用Midjourney生成了一百多幅画作,经过数周的挑选和修改,才最终得到三幅满意的作品。事实上Allen共提交了三幅名字极为相近的作品参加比赛,最终获奖的是“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

Allen并不认为自己是一名艺术家,此前也未参与过美术比赛。据华盛顿邮报报道,Allen高中毕业后进入空军,并在科罗拉多技术学校获得CS学位,目前经营一家名为Incarnate Games的制作桌面奇幻游戏的公司。在他看来,自己的作品证明了人类需要战胜对技术的抗拒和恐惧,技术可以赋能发明创造并重塑我们的世界。

Midjourney不是Allen使用过的第一个AI绘画软件,此前他还尝试过WOMBO Dream、NightCafe、starryai等工具。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作画的概念越来越火,谷歌、微软、OpenAI等巨头纷纷入局,诞生了Disco Diffusion、Wombo、Mdijourney、Dall-E2等AI绘画工具。一般来讲,用户只需要输入关键词,选择特定绘画风格,如“印象派,梵高,睡莲”,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画作,并根据成品进行调试。

毋庸置疑,艺术家的专业性在AI作画上仍能体现,因为他们更了解艺术风格、构图,有更强的审美,知道如何调试作品。然而,由人类控制人工智能生成的绘画作品,究竟是由谁创造?一幅优秀AI绘画的诞生,应该归功于发出指令的人,还是设计算法提供技术的工程师,抑或是为算法提供了原始素材的海量经典作品的大融合?作品版权该归属于谁,仍无定论。

如今,技术水平已不再是阻拦AI作画的问题,但技术与艺术的边界和权属还有待探讨。